所向无前的成语故事


所向无前

拼音suǒ xiàng wú qián

基本解释所指向的地方,谁也阻挡不住。
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鲜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年十四五,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,檀石槐策骑追击,所向无前,悉还得所亡。”


所向无前的典故

岑彭字君然,南阳棘阳(今河南新野东北)人。王莽末年,岑彭为南阳棘阳县令,因为汉兵攻破城池,他逃奔到前队大夫甄阜那儿。甄阜令岑彭戴罪立功,坚守城池。后因汉兵攻打数月,城中粮尽,岑彭不得已开城投降。汉将想杀岑彭,大司徒伯升劝解说:岑彭是一郡之长官,坚心为其主守城,那是忠节。现在他归附我们,是相信正义,应当鼓励。这样,更始帝便封岑彭为归德侯。后来,他们又归顺了刘秀。待刘秀即位(为光武帝)后,岑做了廷尉,行使大将军的职权。从建武元年至11年,岑彭多次率部队南征北战,为东汉王朝屡立战功。

光武帝建武11年,岑彭和大司马吴汉,辅佐臧宫出征蜀地。因为吴汉善用步兵、不晓水战,因而光武帝任命岑彭全权主持荆门之战。岑彭得令后,便在军中征求敢攻浮桥的人;并讲明头功有大赏,激励士兵奋战。偏将鲁奇应募而前,用火烧浮桥。风怒火盛,岑彭当即率军顺风而进,所向无前,使蜀兵淹死数千人,大获全胜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所向无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不折不扣 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!”
挺身而出 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不骄不躁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
余波未平
一拥而上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每人手提只小箱子,在人堆里等车,时时刻刻鼓励自己,不要畏缩,第一辆新车来了,大家一拥而上。”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夫唱妇随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
半路出家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