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gshì

正是


拼音zhèng shì
注音ㄓㄥˋ ㄕˋ


正是

词语解释

正是[ zhèng shì ]

⒈  就是。

⒉  恰是。

⒊  确实是。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。

⒋  确实是。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。

⒌  应诺之词。犹言好的。

⒍  旧小说、戏曲里的套语。目的在于引出诗词、熟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就是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桓 曰:‘第一流復是谁?’ 刘 曰:‘正是我辈耳!’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前日分散之后,我问邻人,説是外婆家接去,想正是 冯 家了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,正是 张阿新。”

⒉  恰是。

唐 温庭筠 《杨柳枝》词之一:“正是玉人肠絶处,一渠春水赤栏桥。”
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今朝正是箇成婚日。”
巴金 《灭亡》第十八章:“正是黄昏时候,天色渐渐阴沉起来。”

⒊  确实是。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。

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又不比九重龙凤闕,可正是千丈虎狼穴。”
洪深 《赵阎王》第一幕:“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,正是人烟稠密,市场热闹。”

⒋  确实是。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卫先生 道:‘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!’ 随先生 道:‘正是。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,振作一番。’”
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正是,我们怎么都发昏了!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。”

⒌  应诺之词。犹言好的。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龙香 对媒婆道:‘老娘你先进去,我在门外张一张罢。’媒婆道:‘正是。’”

⒍  旧小说、戏曲里的套语。目的在于引出诗词、熟语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正是:麦穗两歧,农人难辨。”
元 郑廷玉 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正是:亏心折尽平生福,行短天教一世贫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正是: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果是真。”

国语辞典

正是[ zhèng shì ]

⒈  恰是。

唐·杜甫〈江南逢李龟年〉诗:「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」
《红楼梦·第六七回》:「那时正是夏末秋初,池中莲藕新残相间,红绿离披。」

恰是

⒉  小说杂剧,在一回或一出结束诗词前所用的套语。

元·白朴《梧桐雨·楔子》:「正是:画虎不成君莫笑,安排牙爪好惊人。」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二一》:「正是: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果是真。」

英语(emphasizes that sth is precisely or exactly as stated)​, precisely, exactly, even, if, just like, in the same way as

德语eben (Adj)​, genau (Adj)​, nichts anders als

法语précisément, exactement, même, tout comme, de la même manière que

分字解释


※ "正是"的意思解释、正是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穿紫衣,身材苗条,正是途中所遇那个骑白马的女子,只见她一张瓜子脸,双眉修长,肤色虽然微黑,却掩不了姿形秀丽,容光照人。

2., 卯时,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,也是人最疲倦之时,如果此时发动夜袭,定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更大的战果。

3., 此时,他正是心间悲痛之极,脑中一片混乱,手中天罡神剑狂斩乱劈,已然癫狂。

4.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,即使人们对“断章取义”之说予以“情绪化批评”,也是情有可愿的。

5.我们能和谐相处在于我们的个性既相似又有互补。相似的成长环境和年龄让我们能够互相理解,不同的性格所造就的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是创造羽·泉音乐的爆发点。正是因为不同所爆发出的结果让我们彼此有新鲜感和吸引力,才会继续去碰撞这种爆发。

6.正是由于司徒雷登对学生运动一贯持支持态度,使得燕京大学的学生成为反日运动的主力军,燕京大学成为一二九运动的策源地。

7.菊花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,人们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,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,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,菊花傲霜怒放,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,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。

8.正是因为这种无可奈何我才感到非走不可。

9.凝视着这典雅的昙花,我扪心自问:“我们所追求的生命价值不也是那转眼间的升华,要展现它最大的荣耀吗?”是的,我们苦苦追求的生命价值正是那短促不已的升华,是展现它最大的荣耀啊!

10.同跨骏马驰千里,共植玫花百日香,正是莺歌燕舞日,洽逢花好月圆时,今日结成幸富侣,毕生描绘锦绣图,容貌心灵双健美,才华事业两风流祝一生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