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ézhàng

叠嶂


拼音dié zhàng
注音ㄉ一ㄝˊ ㄓㄤˋ

繁体疊嶂

叠嶂

词语解释

叠嶂[ dié zhàng ]

⒈  重叠的山峰:重峦叠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叠障”。亦作“迭嶂”。重迭的山峰。

南朝 梁武帝 《直石头》诗:“夕池出濠渚,朝云生叠嶂。”
隋 薛道衡 《豫章行》:“前瞻叠障千重阻,却带惊湍万里流。”
唐 孟浩然 《经七里滩》诗:“叠障数百里,沿洄非一趣。”
明 张居正 《马上见西山》诗:“迭嶂环都邑,浮光接露臺。”
李瑛 《送》诗:“狐皮帽子衬一张英俊的脸,犴皮靴子要踏平那迭嶂重峦。”

⒉  曡嶂:重迭的山峰。

宋 陆游 《还家》诗:“曡嶂出云明客眼,澄江涨雨濯京尘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二回:“﹝ 謖如 ﹞到得山下,连峰曡嶂,壁立千仞。”

国语辞典

叠嶂[ dié zhàng ]

⒈  重重相叠的山峰。

《文选·任昉·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》:「叠嶂易成响,重以疲猨悲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叠嶂"的意思解释、叠嶂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景区内山峰纵横交错,西北部的莲花山层峦叠嶂,宛若盛开的莲花,蔚为奇观。

2.滕王阁修建在重峦叠嶂之间,因地制宜,美不胜收,是四大名楼之一。

3.白雪皑皑的奎屯山,高耸入云的友谊峰,峰峦叠嶂,山林如画;风平浪静时宛似一池翡翠的喀纳斯湖,其“云海佛光”。

4.面对荆棘林莽、重峦叠嶂、泥淖沼泽,有无数忠贞的儿女,不怕洒尽热血,抛却头颅,尸裹马革!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,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,一位巨人的宣言,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,纵情欢乐。

5.一个院子中重峦叠嶂的假山,映衬的恰到好处的树状盆景,无处不显出园林大师因地制宜,自出心裁,处处活灵活现的风景匠心独运,附仰生资,不失为园林界的一处瑰宝。

6.“巫山云雨”本是上好的自然景观,在挺拔青翠的巫山十二峰层峦叠嶂之中,云腾雨落十分美丽壮观。

7.远处峰峦叠嶂,苍翠欲滴,犹如一条苍莽巨龙蜿蜒盘旋,脚下碧水如镜,二者相映成趣,青山浮碧水,倒影翩翩。

8.面对荆棘林莽、重峦叠嶂、泥淖沼泽,有无数忠贞的儿女,不怕洒尽热血,抛却头颅,尸裹马革!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,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,一位巨人的宣言,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,纵情欢乐。

9.桂林的水清澈见底,桂林的山重峦叠嶂,优美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。

10., 山清水秀、绿意盎然,突兀森郁、花繁叶茂,神州大地奇峰罗列,蜿蜒无尽、层峦叠嶂,波澜壮观好不气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