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ǒu

墨守


拼音mò shǒu
注音ㄇㄛˋ ㄕㄡˇ

墨守

词语解释

墨守[ mò shǒu ]

⒈  战国时墨子善于防守,因称善于守的人为墨守。后指固执拘泥,不会变通:墨守成规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战国 时, 墨翟 善于守城。后因称善于防守为 墨翟 之守,简称“墨守”。

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今公又以弊 聊 之民,距全 齐 之兵,朞年不解,是 墨翟 之守也。”
宋 苏轼 《次韵张甥棠美述志》:“云梯雨矢集无方,我已中灰同墨守。”
罗惇曧 《文学源流·周秦诸子总论》:“公输 善攻, 墨翟 善守,故谓善守者为‘墨守’。”

⒉  谓固执保守,不思进取。参见“墨守成规”。

清 黄宗羲 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 钟嶸 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準的也。”
清 朱焘 《北窗呓语》:“然 戈氏 墨守韵学,未免为法所拘。”
鲁迅 《二心集·关于<唐三藏取经诗话>的版本》:“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,而亦不宜墨守,世间许多事,只消常识,便得了然。”

国语辞典

墨守[ mò shǒu ]

⒈  墨,墨翟,战国时人,擅长于守城。后称善于牢固的防守为「墨守」。宋·苏轼〈次韵张生男棠美述志〉诗:「云梯雨矢集无方,我已中灰同墨守。」后比喻固守旧法,不肯改变。。

如:「墨守成规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墨守"的意思解释、墨守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当然,经验也有不足,重要的一点就是经验具有保守性,使人墨守成规,有时按经验办事,就是按老套套办事,用过去的方法办现时的事情,不识时务,刻舟求剑。

2.因为有着这样人格障碍的人工作时过于谨慎小心,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循规蹈矩、墨守成规,所以他们很少会提出标新立异的建议。

3.创新不是标新立异,继承也不是墨守陈规。

4.有些梅派演员,把梅兰芳的一腔一调,一举手一投足都奉为师傅定下的规章,不敢逾越一步,这种墨守成规,正与梅兰芳一生改革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,是阻碍京剧前进的保守态度。

5.有些梅派演员,把梅兰芳的一腔一调,一举手一投足都奉为师傅定下的规章,不敢逾越一步,这种墨守成规,正与梅兰芳一生改革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,是阻碍京剧前进的保守态度。

6.面对新的挑战与新的历史机遇,如果墨守成规、因循守旧、安于现状、抱残守缺,必然是要么固步自封,要么蹈常袭故,导致“煮熟的鸭子给飞了”。

7.,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一方面要保真,另一方面又要开拓,而不能墨守陈规,一成不变,以致使自己变成一种与现代社会完全脱离的历史遗留物。

8., 回望过去,启蒙运动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在面对多样性时对根本性变革的坚持,以及将其付诸实施的实验态度,而不是墨守成规。

9.它想要摆脱其办事效率低下和墨守成规的名声。

10.墨守陈规,囿于旧的传统之中,而对新的消费风俗萌芽缺乏敏感性,不闻不问,就很容易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打败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