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

金律


拼音jīn lǜ
注音ㄐ一ㄣ ㄌㄩˋ

金律

词语解释

金律[ jīn lǜ ]

⒈  金代的法典。金熙宗皇统五年(公元1145年)颁行《皇统制》,后经数次修订,迄章宗泰和二年(公元1202年)颁行《泰和律令敕条格式》,是金代最大的一部法典。全文已失传。

⒉  指黄金分割。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金 代的法典。 金熙宗 皇统 五年(公元1145年)颁行《皇统制》,后经数次修订,迄 章宗 泰和 二年(公元1202年)颁行《泰和律令敕条格式》,是 金 代最大的一部法典。全文已失传。

《元史·刑法志一》:“元兴,其初未有法守,百司断理狱讼,循用 金 律,颇伤严刻。”

⒉  指黄金分割。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。

茅盾 《幻灭》一:“你不能指出 静女士 面庞上身体上的那一部分是如何的合于 希腊 的美的金律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金律"的意思解释、金律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汉斯昆认为,各大宗教的共同点就在于六种观念,即关注人类的安宁,无条件地确认最基本的人性原则,遵行中庸之道,信奉"金律",确立一种道德榜样,期待意义和目的。

2.汉斯昆认为,各大宗教的共同点就在于六种观念,即关注人类的安宁,无条件地确认最基本的人性原则,遵行中庸之道,信奉"金律",确立一种道德榜样,期待意义和目的。